UCMT校友 | 《你好,企业家》第二期(上)如何做好中小企业的智能制造管理?

2022-11-11 18:00

嘉宾①:

1.jpg

袁军——深圳蓝际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UCMT校友(2021级巴黎高商DIM)


嘉宾②:

2.jpg

田文——韩国庆熙大学博士、UCMT学术中心学术教练


智能制造的风口有多长?


主持人:许多人都在说当今社会是一个智能制造的风口,袁总怎么看待这个说法?


袁军:这是一个很好的赛道跟风口,也是一个很长的的风口,因为智能制造涉及领域非常多,在海外有工业1.0、2.0、3.0、4.0,我们中国在谈制造2025,欧美在谈智能制造。这个过程既然提出这么多年,应该是很复杂的一个过程,所以不能简单的把它看成一个速成的风口。当然像雷军说过,站在风口上猪也可以被吹起来,但这个风可不是这么容易吹的。


因为我从97年开始就在日本、德国、美国的企业从事制造行业,所以我经历过比较多的公司的发展历程。举个例子,某家拥有100多年历史的公司,在2000年初的时候,为了可以在全球战略转移的时候不需要太依赖于人的技能和技巧,提出来机器换人。但这个过程花了七年时间,投资了十几亿欧元,才完成第一步的机器换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工业2.0。他们从2017年到现在才升级到工业3.0,这家公司目前还在大量的投入。而目前大家已经谈到智能制造工业4.0,所以可想而知智能制造这个风口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大量投资,而且需要咱们企业家有耐心有决心的一个方向吧。


主持人: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智能制造的这个行业呢?


袁军:我在2020年年底开始创业,当时首先想到的是要如何运用自己所学到的技能和相关联的企业去发展?第二个是觉得自己年龄一直增加,在工作和生活上比较难以平衡,所以我觉得是时候去创造自己的事业了,于是就开创了深圳蓝际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我国的智造与其他国家差距在哪里?企业是否一定要实现智能化?


主持人:世界的格局正在发生转变,各国都在加强布局智能化,我国的智能制造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在哪里?中小企业在这方面需要重点去关注哪些资讯?


袁军:这个话题其实挺大的,如果组织我们班上的同学老师一起,甚至可以讨论一两天,估计会是百家争鸣,各有各的想法。


目前全国大概有4842万家企业,其中99%是中小企业,国家从2017年到2021年持续提出智能制造战略—智能制造2025,第一个目标是发展1700家的数字化车间、5500家智能生产企业,在4800多万企业里面政府花了五年时间,只能培养出来不到7000家智能制造的标杆企业,仅仅是标杆,而不是马上推行的企业。


有很多专家说中小企业未来发展,不做智能制造就是死路一条,做的话也是死,各种意见层出不穷,但我想有一条是对的,这个赛道肯定不是这么好做的。


第二个观点,简单谈一下我对智能制造跟数字化工厂还有这个自动化工厂三个不同的逻辑。我们说的自动化,在华南这边,其实80%的企业还处在工业2.0阶段,就是机器换人,很多企业把一些简单的搬运、物流用上去之后开始宣传公司是智能制造企业了。其实欧美国家在80年代就已经开始机器换人了,说明机器换人并不是智能化,只是一个自动化升级而已,大家有兴趣可以上机器人研究和机器人高空论坛看一看数据,可以看到这五年我们机器人用的数量大幅度增长,但是比起欧美国家的机器人的数量还是很低,说明我们至少在工业2.0这一块落后欧美国家。


第三点,智能工厂,其实智能工厂这个概念,我的理解是自动化升级换代以后运营系统可以有自我决策跟自我判断功能才能称得上是智能制造工厂,否则的话,还是停留在简单的2.0或者2.5,还叫自动化升级的阶段,还是在机器换人这个阶段。那么这个阶段我觉得国内中小企业还有很多路要走。


第四点,灯塔工厂,灯塔工厂大家都有这个概念,这是埃森哲提出的一个概念,目前全球的灯塔工厂有114家,中国内地加上台湾有30多家。


灯塔工厂可以说是智能制造的皇冠上的明珠,举个例子,台湾友达今年刚刚进入灯塔工厂里面的一个企业,今年有五家,他们从自动化升级花了整整六年的时间,从数据采集再升级到智能化又花了六年的时间,这样一个高端的制造业企业,他们都花了12年的时间投了大量的心血和资源才有今天的成果,我们可以想一想自己的企业是不是适合智能化?是不是真的一定要智能化?


最后一点,在今年10月1号政府正式颁发了一个标准,关于智能工厂的通用技术规范〔GB/T 41255-2022〕文件,在这个规范里面阐述的很清楚,关于智能制造工厂的一些定义、技术要求等等。说明我们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去做智能化,要从软件和硬件等方面自测企业是不是有这个能力以及评估企业需不需要去做智能化。


主持人:在这个智能行业里面,运营和技术都十分的重要,那作为企业管理者,那要怎么去平衡这两者的关系呢?


袁军:在谈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再稍微延伸一下,中小企业怎样提升竞争力?我建议中小企业可以花少量代价做基础的数据采集,设备的数据、生产的数据、物流的数据、品质的数据等等基于数据做分析,慢慢改善提升效率。当企业经过一系列的改善跟运营之后,企业上台阶以后,可以考虑大规模的数据化、全自动化,在这个阶段,离智能制造就更近了一步了。这个阶段,就十分考验企业家的魄力和公司人才储备了。


智造行业人才缺口在哪里?


主持人:网上有一个报告分析,说未来几年的智能制造的人才需求缺口达到了900万人,那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一个缺口,您觉得目前中小企业最缺什么样的人才呢?


袁军:首先,这个数据我没有做过分析,所以我不知道数据的结构,比如说900万人口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它里面的人才结构是怎么样分布的?比如说机械、电器、软件、人工智能、视觉还有3D等等这些,但是我相信缺口肯定是会有的,这个是毫无质疑的。因为在华南、华东是高端制造业比较集中的地方,但是实际上在我们的中西部、华西、华东等地区其实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制造企业,他们一定一直在这条路上走,特别是央企跟国企对于智能化改造投资力度是非常大的,但是内地制造业人才没有华南华东这么缺乏,这个是非常显而易见的。


第二,华东虽然已经占据了高端智能制造的一些据点,因为当年的很多外资企业为大量的企业培养大量的人才,比如说iPhone供应链里面为我们的制造业提供了非常多的人才,但这个人才是远远是不够的。举个例子,五年前想要在广东市场上找一个视觉工程师是非常难找的,因为他要至少要懂基本的语言以及调试经验,很多公司给出好几万的工资,但是去年和今年在行业里就迅速的下滑了很多,因为现在供大于求,说明无论什么样的人才缺口,在华南华东都可以很快的弥补上。


当今年的市场人才需求800万的信息被释放出来后,到2023—2024年需求可能就没有这么多了,针对800万需求里面的细分领域的人才,到后年又有另外一个领域的需求800万了,比如说语音识别、3D打印机、区块链的等等。这个缺口不一定是坏事,这只能说明在科技还有制造的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才的需求是随时在变化的,这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